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尾頁
   0


水晶宮

積分: 51659

至尊種植勳章 好媽媽勳章 醒目開學勳章 2011至尊種植勳章 畀面勳章 環保接龍勳章 爸B勳章


1301#
發表於 08-7-25 21:14 |只看該作者
咁7月27日唔去啦 ??????

幾時再戰啦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們做些甚麼,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甚麼。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男爵府

積分: 7228


1302#
發表於 08-7-25 21:22 |只看該作者
淡出宣言??? 我未見過喎??? 又無宣誓, 又無簽紙, 又無見證, 更係無效啦, 唔好咁懶啦! 妳唔出'山'封信一定出唔到, 無人比妳更熟悉內容.

我真係唔知附件一攪成點架...

最後, 我尊重妳決定, 呢封信會無限期等妳...


原文章由 claudia 於 08-7-25 21:12 發表

Keroroee

多謝你在此和PM的邀請.

抱歉我實在力有不逮, 明天起放假又未能時常留在BK追看"最新通知". 今早在其他地方亦已發表了淡出宣言, 在下不想做食言人.

恕未能再效力. 請其他有心人接力.

祝成功 ...


男爵府

積分: 7228


1303#
發表於 08-7-25 21:2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sonic04 於 08-7-25 21:14 發表
咁7月27日唔去啦 ??????

幾時再戰啦


男爵府

積分: 7228


1304#
發表於 08-7-28 22:45 |只看該作者
好想為中產及邊緣中產做D野, 我將以A3紙編印及寄出訴求書及此信 (早前由Pulmma發出的函件), 目的只想政府正視我們弱勢社群的嚴重不滿.


政府必須正視養懶人情況嚴重, 強烈要求檢討福利政策

特首曾蔭權先生及各位司長,

台鑒,今天我作為納稅人、作為你們眼中所謂的中產家庭,盡公民責任,向各位表達意見。或許,各位看完這函件一笑置之,然後把它掉進廢紙箱;或許,各部門你推我讓,沒膽正視市民憂慮而不了了之;儘管如此,我仍然希望把我所想的寫下來,起碼我曾為此事發言,用積極態度去面對香港問題。

從前,父母的教導言猶在耳:「香港地,勤力工作一定有好日子過。有手有腳肯做肯捱一定不會餓死。」就是這拼搏精神、自食其力的傳統美德,使香港在國際成為舉足輕重的大都會。今天,再聽不到這發人心省的話,卻換來:「勤力工作是傻人,不申請綜援是笨蛋。領取綜援可養活妻兒之餘,也不用受僱主氣,何樂而不為? 再者,綜援金不夠糊口,多生幾個孩子,政府一定補貼足夠。」這就是綜援戶的心聲。

歐美及東南亞等發達國家,用各種優惠待遇吸引優才、專業人士多生育,訂定未來數十年的長遠發展、強化人口質素,使國家經濟更興盛。香港同樣能吸引一批專材,如李雲迪、郎朗等成為香港居民;可惜同時湧入大量低水平的內地人移居香港,部份新移民為了得到更多福利,以不設防方式生育來謀取綜援金、教育津貼、醫療福利及公營房屋等。這一切開支是由稅款撥備,屬於香港市民的血汗錢,為何大量公帑要補貼於沒半點為香港貢獻的內地人?特區政府為了開源節流,用盡各種藉口削減港人應有的福利,如教育津貼、醫療福利、稅率減免及退休金等,來填補內地人來港後的衣食住行及一切所需。尊貴的高官們,請正視被拖垮了的香港文化、前途信心、社會發展及僅餘的競爭力。

中產人士一直都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他們付出高稅率,但卻得不到應有的社會福利,往往是被政府忽略的一群。這幾年,經濟及社會變遷,令中產人士感到無奈和沮喪,再加上政策朝令夕改、教育質素下降、物價指數上升及培育孩子所費不菲等元素,直接影響他們不生育的決定,而導致出生率嚴重下降。部份內地新移民,只著眼領取綜援金多寡,既沒有生育計劃,也沒有工作意識,更遑論適當地運用教育津貼培育孩子。香港未來棟樑的質素每況愈下,屆時再輸入專才亦填補不了人才流失的大缺口。

為生育而領取綜援的不良風氣,正蔓延至香港新一代,有工作能力的人不願出外工作,成為隱蔽青年、雙失青年,有年輕夫婦為了領取更多綜援金而加入不設防生育大軍。因綜援金比薪金高,有惰性的人必會朝著舒適方向走,特區政府若繼續以飯來張口的做法姑息懶人,香港前景將會極度坎虞。促請政府收緊申領綜援資格,堵塞濫用公帑的漏洞,增加對有需要人士的支援,使社會更繁榮安定。

特區政府為了人口老化長遠問題,痛不增加長者生果金的藉口,有感對長者不敬及漠視照顧長者之嫌。長者即使沒有僱主僱用,但為了糊口,寧可走到街頭撿紙皮及鋁罐,也堅持不申領綜援,這高尚品格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辛勞了一整年才發放的雙糧,開心時刻一瞬間便消失,因深明雙糧差不多全數奉獻給稅務局;有些港人更因新移民爭飯碗而被僱主克扣薪金或取消花紅及雙糧;但對於那些不善生產的人,可輕輕鬆鬆接過雙倍綜援金,繼續風流快活,視香港為銀行櫃員機。過往,政府只倚重商界和那些不善生產的綜援戶,而忽略對低收入及中產家庭的援助,形成怨聲載道的局面。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下稱:綜援)原意是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無了期的飯票被人任意揮霍。本人有以下13點建議:

1. 成立專責部門,加強部門間溝通,嚴格審查綜援戶及監察社署審批工作。綜援戶等侯審批期間,必須定期如實填報中港兩地的資產總值 (包括土地/物業/現金/銀行存款/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股票及股份的投資及其他可變換現金的資產及財物),如被發現虛假陳述,屬刑事罪行。

2. 綜援戶必須每月填報「特別津貼」紀錄(特別津貼包括:租金/學費/其他教育費用/必需的交通費用/醫生建議的膳食/復康及醫療用具/水費/排污費/與兒童就學有關的支出/幼兒中心費用及殮葬費用等支出)及必須呈交正確無訛的證明文件(必須附有負責人簽署及公司蓋印),才發出該津貼,並由專責部門定期覆檢長期領取津貼的個案。

3. 社署應安排托兒或義工服務,因照顧小童而無法出外工作的家庭,不但增加就業機會,可幫助他們融入社會,更加發揮互助精神。

4. 取消新移民享有即時領取綜援資格,必需連續住滿七年才可申請綜援。

5. 無論生育人數多寡劃一津貼額,避免綜援戶為了爭取較多津貼而出現一家多孩的歪風。

6. 財政預算不應增加新移民綜援金撥款,坊間已有林林總總的支援,以免重複及浪費資源。

7. 增設更多24小時托兒服務中心,讓綜援人士可安心投入社會工作,免得用照顧兒童為借口而申領綜援。

8. 重新訂定「自力更生支援計劃」,對象由現時15-59歲,改為40-59歲健全人士,每月需填報入息及求職狀況,加強與勞工處或僱主聯會溝通,協助有能力工作人士盡快脫離綜援網。15-39歲健全人士不接受任何相關綜援申請,有需要可經社署轉介至再培訓中心,受訓期間,可獲膳食及車費津貼。健全人士如無有效證明,不可連續三年領取該劃計。

9. 入境處須向內地當局反映,提高居港權資格如具一定的教育程度及穩健的財政狀況,才合資格發出單程證。

10. 擁有居港權的兒童,必須留港居住才可接受綜援申請。

11. 正視港人意願:父或母非港人,所有在港出生的子女沒有居港權;父或母是港人,應接納其子女(年齡不限)以團聚為由的單程證申請,其內地子女須填報財政狀況、教育程度及健康狀況等紀錄,以確保有能力在港自給自足及照顧家人。

12. 初到香港而有工作能力的新移民,可於短期內由社署安排到再培訓中心接受專業訓練。當學有所成,便透過勞工處轉介工作,以維持生計及善用再培訓中心。強制性執行社會服務令,讓綜援人士明白有權利必有義務。

13. 建議將舉報濫用綜援金的免費郵柬,放置於各公屋管理處大堂,方便市民舉報。

雖然未必得到極大回響,就如我爸爸媽媽那年代一樣,相信努力工作就可以飽肚,堅持這精神,香港才會有進步。希望政府集思廣益,重新評估綜援戶、引入專才、增加弱勢社群(低收入家庭、中產家庭、單親家庭、老人及傷殘人士)的津貼及支援,避免繼續濫用公帑民不遼生。



中產及邊緣中產聯盟



男爵府

積分: 7228


1305#
發表於 08-7-28 22:47 |只看該作者
訴求書

特首曾蔭權先生,

祝安!本聯盟旨在反映特首在紓解民困措施上偏重已受政府照顧的家庭, 漠視中產, 邊懸??中產, 在職貧窮和五無人士在通脹下之生活壓力.

更在社會福利中漠視老年貧窮和在職貧窮等問題, 資源錯配嚴重使真正需要幫助之老弱傷殘者, 低收入者得不到足夠支援生活艱苦. 反之有工作能力的人被長期照顧而不謀工作. 納稅人對此資源錯配社會失衡情況忿忿不平, 怨聲載道. 促請政府早日檢討及修定綜援之漏洞, 防止有人存心安排申領綜援及呃騙綜援之情況發生. 期望納稅人之血汗錢能真正用回有需要之香港永久居民身上.

抗通脹資助之建議

(1)
一視同仁發放一千元書簿補貼,不應只發放予已獲書簿津貼的學生。

(2)
幫助未能在今次抗通脹資助中受惠之人士(如五無人士), 提供二千元補助金渡通脹.

(3)
無論僱傭合約是新約或舊約, 應立即停徵外傭稅, 紓緩通漲壓力. 而現有外傭條例已過時, 應與本地外傭僱主相討修定方案.

(4)
食物銀行內之食物按次序優先發放給露宿者, 老人家, 低收入人士/家庭, 傷殘人士和長期病患者.

(5) 減免租樓稅款/聘請外僱稅款.

(6) 學卷制伸延至三歲以下兒童.

中產/中產住屋問題

(7)
現在的公屋和居屋入息上限過時, 大部份非高薪在職人士未能受惠而要捱貴租或無法離開父母自置居所另組家庭生活, 引伸各種家庭問題. 促請房署檢討公屋和居屋上限提高至合理水平,讓未能承受私樓昂貴租金和樓價的夾心層家庭安居樂業。

(8)
準許動用 MPF 作首期置業. 準許動用 MPF 作為供樓之用, 幫助現時通脹嚴重及環球金融不隱令大部份MPF出現虧損.

綜援制度之優化建議

(9)
要求全面檢討現時之綜援政策, 正視長者/傷殘人士/長期病患者/在職貧窮等問題. 與此同時提供就業協助及措施予有能力工作之綜援受助人重返工作崗位自食其力. 改正有工作能力人士/家庭領綜援渡日, 老人家卻要執紙皮維生的難憾局面.

(10)
建議領取綜緩之受助人回饋社會, 由社署定期安排領取綜緩人士提供義工服務予需要幫助之人士, 如提供送飯, 家居清潔服務給獨居長者; 到老人院舍, 幼兒院, 傷殘人士院舍等等提供服務, 等等.

(11)
正視有計劃地來港領取綜緩和騙領綜緩問題. 堅決執行香港之各項福利只給予香港永久居民. 嚴格監察並重罰騙領綜緩人士.

(12)
提倡定立良好家庭計劃, 生兒養兒之父母基本責任. 建議於綜緩計劃內設子女最高受助金額, 避免濫用子女額換取增加綜援金之不良行為.


此致

曾特首

中產及邊緣中產聯盟

日期

首頁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