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哺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大宅

積分: 1589

好媽媽勳章


1#
發表於 10-9-18 01:19 |只看該作者
一篇好值得餵哺母乳既媽咪睇既文章-猛長期


餵母奶的媽媽好像總是面對著很多的質疑,每當寶寶頻繁啼哭時,總有人立刻說,那是因為你的奶有問題,寶寶不夠吃,應該加奶粉。可是當餵奶粉的孩子出現同樣現象時,卻沒有人去懷疑是不是他的飲食方面有問題。”

翻開母乳會出版的《 母乳餵養的女性藝術》,會看到這樣的信息:你根本不必擔心的一件事,就是你的母乳的質量。 你的奶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絕對能夠滿足你的寶寶的需要。 除非你自己患有極度營養不良,那時你的奶才可能出現“質量”問題。 人類幼兒的生存是如此地重要,大自然已經做好特殊安排,確保你的奶的質量。 比如,你在孕期所增加的脂肪,就是為了寶寶出生後給你的母乳添燃料。

另外還有研究發現,為保證嬰兒攝取的營養量, 母乳製造過程有時會剝奪母親自身的營養而滿足母乳的養分。 因此餵母乳的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和休息,多吃營養豐富的食品,尤其是鈣的補充。

至於寶寶突然比以前更加頻繁地哺乳,很多新媽媽都有類似的抱怨:“他怎麼除了吃奶就是吃奶!”

在《育嬰手冊》裡,作者西爾斯醫生說,新生兒頭幾個月裡,總有頻繁哺乳的時候,他將這樣的孩子暱稱為“馬拉松運動員”。 這是因為他正在經歷一個“猛長期”。 一般來說,“猛長期”出現在三個星期、六個星期、三個月和六個月左右。 這時嬰兒所需要的養分比較多,他就通過頻繁吸吮來刺激母親製造更多的乳汁。


在這種時候,堅持勤餵幾天,一旦乳汁分泌量達到寶寶的要求,他的吸吮自然會降低頻繁程度。

“猛長期”這個詞彙,對於中國媽媽來說相對比較陌生,卻是國外育兒領域裡耳熟能詳的一個普遍概念。 在《第一年都應該期待些什麼》一書中,幾位身為兒科專家的作者不無幽默地比方道,“ 母乳跟水井可不一樣,不會因為過分抽取而乾涸。事實上,恰恰相反,你的寶寶吃的越多,你的乳房就會生產越多的奶。”接下來,作者也解釋了嬰兒“猛長期”現象,並總結道,“在這種情況下,寶寶的大飯量不過是大自然保證母親身體增加母乳分泌量以滿足孩子生長需求的手段。”

“放鬆一些,把你的乳房放在垂手可及之處,”這本書的語氣總是令人忍俊不禁,“別沉不住氣,慌忙給孩子補奶粉(甚至更糟糕地去添輔食)以滿足他的胃口,因為哺乳頻率的降低,會導致乳汁分泌量的下降,而這和寶寶訂購的恰恰相反。這樣的行為模式—以寶寶需要頻繁哺乳開始,引發母親對於自己乳汁供應量的焦慮並給孩子補充奶粉,跟著就是母乳分泌下降—是提早放棄母乳餵養的一大起因。”

另外新媽媽們應該牢記的一點就是,寶寶頻繁地尋找奶頭,並不一定意味著他餓了。新生兒除了吃奶之外,還有滿足快樂的吸吮要求,這是他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只要仔細觀察一下,媽媽很快就會分辨出寶寶的吃奶,哪一種是滿足飢餓的迫切吸吮(伴有急促吞嚥),哪一種又是為了安慰自己的輕緩吸吮,陶醉其中。 很多寶寶頻繁地尋找奶頭,是為了能夠在媽媽懷裡舒舒服服地躺一會兒,聽聽媽媽的心跳、感覺媽媽的體溫,在媽媽熟悉的氣味中,感受母愛,獲得安全感。 新生兒從溫暖舒適封閉的子宮中,猛然來到一個開放寬敞冷風颼颼的陌生世界,會經歷焦慮、煩躁和恐懼等心理,有時身體也會有一些不適,比如吃奶時吞嚥的空氣讓小肚子感到不舒服。 不會說話的寶寶,這時對於任何不滿意的表達都是哭泣。 這就需要我們做母親的有一顆特別敏感的心,同時也需要耐心,來觀察寶寶,到底是因為什麼而覺得委屈。

而且,有些新生兒,天生就是愛哭,無論大人窮盡任何辦法,都不能有效地止住他的哭鬧。 這種現象,英語稱為colic,中國也有個老話,叫做“夜哭郎”,因為這樣的孩子一般從下午開始哭鬧,一直延續到夜裡,有時甚至整夜。 做父母的無比煩惱,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往往首先懷疑自己做錯了什麼,哺乳的母親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是不是自己的奶有問題。其實,這種哭鬧現象,醫學上也沒有什麼確切的解釋,是一個謎。 一般到了四、五個月時,哭鬧就會自行消失。

事實是,幾乎所有的母親都有足夠的乳汁來餵自己的寶寶。

其實這樣的思維缺乏邏輯。 吃奶粉的孩子也經常出現以上的問題,而且概率絕對不亞於吃母乳的孩子,為什麼人們不首先怪罪奶粉呢? 為什麼沒有人說,“是不是奶粉不好?斷了奶粉,改吃母乳吧!”儘管很多人都明白, 母乳大大優於奶粉。

母乳不是萬能的,不是吃了母乳就萬事大吉了。 嬰兒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細心觀察、耐心體察、開動腦筋想辦法。 不能夠什麼都一古腦推諉到母乳身上,彷彿母乳要為孩子養育的一切承擔責任。




新手媽媽們要切記的是我說過無數次的一句話:孩子哭,或者頻繁地尋找奶頭,並不一定就是因為餓了。新生兒對於一切需求和不滿的表示,只有一哭。 所以當孩子哭起來時,別急著下結論,認定是飢餓導致,還可以從以下原因中找一找:
1、寶寶需要母親的懷抱,需要滿足額外的吸吮要求;
2、尿布髒了;或者小屁屁上長了尿布疹;
3、穿的太多,感覺太熱;或者相反,感覺冷;
4、吃奶時肚子裡進了氣,感覺不舒服;
5、媽媽吃了某種孩子過敏的食物,比如芥藍、蔥蒜、辣椒、酒等刺激物,或者乳製品;
6、媽媽心情過於焦慮,導致孩子煩躁不安;
7、其他身體或者心情方面的不適。
很多人不了解的一個事實是, 母乳餵養的孩子,即使吃飽了母乳 ,還能夠再吃下去50到100毫升的奶粉。 這並不表明他們仍然餓,而是新生兒的一種天性。 有些孩子吃完奶粉就安靜了,家人誤以為這是因為母乳沒吃飽,奶粉餵飽了。 實際上孩子只是需要額外的吸吮,奶粉不過是滿足了這個吸吮要求,所以孩子安靜下來,孩子其實並不需要這些額外的卡路里。 最好的滿足,依然是媽媽的奶頭。

另外,有些孩子睡眠時間長,有些短。 母乳本來就比奶粉容易消化,一兩個小時吃一次是很正常的。國際母乳會的權威建議那些奶水不足的母親,無論孩子多大,都可以採用以下辦法:
1、象餵新生兒那樣頻繁哺餵,24小時之內餵12次以上;
2、如果有條件,安排幾天時間,讓孩子不離自己身體,把孩子整天抱在懷裡,一有機會就餵奶;這樣堅持三天,肯定見效;
3、餵完一邊乳房,如果孩子哭鬧,不要急著給奶粉,而是換一邊繼續餵。
一次喂奶可以更换乳房数次,乳汁不会被吃干的,而是越吃越多;

一次餵奶可以更換乳房數次,乳汁不會被吃乾的,而是越吃越多;
4、如果已經混合餵養,逐漸減少奶粉次數,而且不要先餵母乳 、再餵奶粉,而是在確認母乳不足的情況下,另外加一頓奶粉。 要讓孩子有幾頓純粹吃母乳 ,不期待著奶粉。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媽媽們要頂住壓力,相信自己,放鬆心情,保證乳汁順利分泌。


大宅

積分: 2198


2#
發表於 10-9-19 00:36 |只看該作者

我的小寶貝: 關雅憬
有了妳, 我的人生變得更充實、更美滿  -*o^-


大宅

積分: 2121


3#
發表於 10-9-19 09:23 |只看該作者
的確是一篇好有鼓勵的文章~
我覺得餵母乳最重要的是堅持....
現在我也在堅持中~~ 努力


別墅

積分: 993

好媽媽勳章


4#
發表於 10-9-20 18:28 |只看該作者
真的是一篇好文章, 大家真係值得花少少時間看看


大宅

積分: 3082

好媽媽勳章


5#
發表於 10-9-21 03:06 |只看該作者
對...大女就係用呢個方法餵, 即使係窮奶媽都可以餵到2歲...


大宅

積分: 1589

好媽媽勳章


6#
發表於 10-9-22 01:21 |只看該作者
如果我4個月前睇到呢篇文章(阿女依家4個月)我諗我餵人奶會好d又或者可以全人奶,所以新手人奶媽真係值得睇下!


複式洋房

積分: 414


7#
發表於 10-9-24 03:27 |只看該作者
當我幾乎可以全人奶時(5餐有4餐),我皮膚敏感要停餵bb,而家bb只有1餐是人奶,其餘都是奶粉,不知可否靠努力...或有甚麼方法可以增加返奶量呢?


男爵府

積分: 7099


8#
發表於 10-9-24 08:42 |只看該作者


複式洋房

積分: 414


9#
發表於 10-9-27 00:17 |只看該作者
thx
原帖由 michung 於 10-9-18 01:19 發表
一篇好值得餵哺母乳既媽咪睇既文章-猛長期


餵母奶的媽媽好像總是面對著很多的質疑,每當寶寶頻繁啼哭時,總有人立刻說,那是因為你的奶有問題,寶寶不夠吃,應該加奶粉。可是當餵奶粉的孩子出現同樣現象時,卻沒有人去懷疑是 ...


大宅

積分: 3560


10#
發表於 10-9-29 10:17 |只看該作者
真係一篇好文章, thank you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