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大宅

積分: 1048


1#
發表於 07-12-19 22:32 |只看該作者
(明報) 12月 19日 星期三 05:05AM

【明報專訊】「搭叮叮」是港島特色,不過,原來最早的電車軌出現於九龍,只是當時的電車只供運送貨物,不能載客,後來政府以「九龍半島行駛載客自由車(巴士)較適合」為由,拒絕了電車公司申請,令電車成為港島「專利」。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與收藏家鄭寶鴻合作,展出當年九龍擬定電車路線所經區域,包括芒角(旺角)、尖沙嘴、九龍塘、觀塘等的圖片,訴說20世紀九龍的故事。


雖然時代巨輪已轉千遍萬遍,但九龍不少街道名稱仍帶有濃濃的歷史氣息,就如旺角的通菜街及西洋菜街。旺角原名「芒角」,乃因當地長滿芒草得名,當時的芒角村只是一處低窪農地,村民以種菜為生,包括通菜及西洋菜,通菜街及西洋菜街因此得名。

旺角原為農地

後來政府在1910起不停填海,建成東方街、花園街等街道,直到上世紀30年代,芒角才改名旺角,取其興旺的意思,但英文譯名仍沿用「Mong Kok」(芒角);尖沙嘴鐘樓、甚至已成歷史的啟德機場及荔園,也是港人不可或缺的回憶。

新界在100多年前也是九龍的一部分,中英兩國於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翌年將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割讓英國,名為「英屬九龍」;1898年,英國再租用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華界九龍」,自此改名為「新界」。是次「香江半島:香港的早期九龍風光展覽」,由即日起至3月16日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舉行,共展出70多幅圖片,並有60年代的存摺、遊樂場入場券等舊物供市民免費參觀。

圖片﹕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提供(部分圖片的顏色稍經電腦加工處理)

[ 本文章最後由 超級撒雅人7 於 07-12-19 22:35 編輯 ]


子爵府

積分: 11290


2#
發表於 07-12-20 01:03 |只看該作者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