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民房

積分: 3


1#
發表於 08-4-29 18:16 |只看該作者
把學生健康當午餐 部分校長老師有病


【明報專訊】繼日前本報揭發資助小學校長春茗聚餐接受書商贊助,引起公非議之後,衛生署 近日在網頁以「學校膳食安排不當索求事件簿」方式,詳細列出9宗個案,揭露一些學校、校長和老師為私利壓榨飯盒供應商,損害學生利益,令人震驚。部分校長老師為蠅頭私利,孜孜鑽營,置學生的利益和健康於不顧,這樣的校長老師如何為人師表,教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實在令人憂慮。


羊毛出在羊身上 學生受害

衛生署網頁的「學校膳食安排不當索求事件簿」,所臚列學校、校長和老師壓榨飯盒供應商的手法,可謂洋洋大觀,都是「搵數」。除了要求免費飲飲食食,還有要求供應商贊助及提供高檔椅、風扇、冷氣、考勤系統、特別用途室裝修、校刊印刷、校運會免費飲食、教職員周年聚餐抽獎禮品、學校經費、獎學金、教學基金或校慶廣告費等。衛生署在網頁作粗略估計,曾於2006/07年度內提出諸如上述一項或多項索求的學校,可能佔學校總數的20%,平均贊助金額為每校每年1.5萬元(金額由3000至3.5萬元不等)。

除了上述擺明要求贊助以外,個別學校壓榨供應商的手法,還以「專業」來包裝,例如要求供應商每天額外提供贈飯給風紀,索取贈飯比率高達30%,若拒絕提供贈飯,供應商就得委派能操流利英語員工代替風紀當值,以配合校方英語教育的政策云云。網頁資料顯示,這個「供應商無奈接受,啞忍差不多兩年,亦因此而虧蝕了兩年」。亦有學校要求供應商每天免費提供全校教職員午膳、要求供應商於水果日為全校沒有訂飯教職員及校工提供共60份水果,每當有新款甜品推出時,又會要求額外送贈60份供教職員及校工享用等。

對於遇到的壓榨、苛索,據衛生署網頁披露,供應商大都無奈接受。學校飯盒生意,以全港共33萬名小學生,按一般小學約八成學生留校午膳,每個飯盒平均15元計算,每年生意額約4.8億元,目前全港約有30個飯盒供應商,競爭可算激烈,而且供應商之間可取代性高,哪一家供應商的「服務」若未能贏得學校、校長和老師的歡心,確實很容易失去合約,因此除非供應商不再做生意,否則只有逆來順受,長期啞忍,讓貪婪者予取予攜。

供應商要滿足學校、校長和老師的私慾,當然不會自己掏腰包,而是羊毛出自羊身上。供應商只有將貨就價,剋扣飯盒的質量,本來是新鮮肉食,則改為低成本的腸仔、午餐肉。這類加工肉食,營養價值低,鹽分高又味濃,學生食用過量容易肥胖,不利於身體健康。還有供應商同時營運小賣部,學校表示若供應商願意繼續提供相當大數量的贈飯,便會放寬小賣部的監管。這裏所謂放寬監管,有理由相信是容許供應商售賣「垃圾食物」,毒害學生的健康。

因此,校長們、老師們,你們有沒有想過:當你們吃免費飯盒的時候,其實是吃學生們的健康;你們使用供應商贊助的諸多設施,其實可能是學生腎臟負荷過重而換來的。


端正歪風 廉署應查害群之馬

校長春茗聚餐,接受書商贊助,校長老師吃免費飯盒、免費水果,其實他們所得「數」,只是蠅頭私利。校長春茗,只要每人再分攤450元,就可以享用豪華筵席,吃得心安理得;一個飯盒午餐,最多不到20元,以本港教師的薪酬,一定負擔得起,我們實在無從明白、也無法理解校長、老師們竟然可以間接吃或消費學生的健康。

部分校長、老師壓榨飯盒供應商的手法,表面上只涉及道德操守問題,但是有一些個案是否涉及法律範疇,值得關注。例如有供應商透露,有學校向家長收取每個飯盒16元,卻壓供應商的價至每個12元,這種情是否有欺騙家長之嫌,值得考究。

另外,根據衛生署網頁所披露,曾有學校提出代供應商向家長收午膳費用,並從每個飯盒中扣1.5元作為行政費,但有關索求並沒有列明於招標書中,校方更要求供應商不可告知家長由校方私下收取1.5元行政費的事宜。在這宗個案中,供應商婉拒索求,在原來報價上加回1.5元學校收取的行政費,結果落選。亦有學校要求供應商須把學生訂餐款項的2%,作為贊助學校的行政費用;若校方刻意隱瞞家長所支付訂餐費用,部分為學校所得,這類情是否法律所容許,值得當局了解。

此外,學校所索取利益或贊助,都不在合約註明,而是以供應商以口頭或附件承諾,這類合約以外的利益索求,明顯有特定受益人,是否完全合法,值得斟酌。

衛生署在網頁披露那9宗個案時,除了該署的資料和意見以外,每宗個案還列出廉政公署 的忠告和教育局的提示,但只是一些泛泛之談,流於道德勸說。老實說,如果這類勸說奏效,校長和老師所涉及流弊,就不會愈揭愈多了。因此,我們認為,當局有必要從道德勸說以外的角度,審視部分校長和老師的行為。

衛生署在網頁未披露涉及「不當索求」利益的學校名字,但是廉政公署應該主動向衛生署索取有關資料,研究是否深入調查一些個案。我們認為:為人師表者若有足夠自覺,肯定會把學生的利益放在首位,但是連串事態顯示,少數教育工作者的「隨心所欲」作為,已經懶理學生利益和社會觀瞻為何物,當局應該另闢蹊徑來端正愈益深重的「學校歪風」,務必使學校各方面運作符合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原則,使得香港未來的主人翁,都可以在學校裏學到正確的德育、品格、誠信、廉潔自持和大公無私的崇高價值和人生觀。

http://hk.news.yahoo.com/080428/12/2t5xl.html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