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健康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複式洋房

積分: 205


1#
發表於 19-1-7 19:01 |只看該作者
香港人成日覺得自己好濕,成日講濕重,好似咩野病都話係濕?咁事實係咪咁呢?

1.何謂濕
實際上黎講,中醫上面同水濕有關既問題唔止係濕
除左濕,仲有痰飲
簡單黎講,(水)濕比較黏滯,流動性低,症狀較局部/固定
《辨痙濕暍病脈證并治篇》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薰黃。
睇到濕停留係肌表,全身痛同發黃,範圍比較單一,無涉及太多臟腑症狀

又例如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篇》傷寒,心中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呢到講既心下,指既係胃,胃入面有水,所以常見係胃脹/胃口差,但病位都係比較固定



複式洋房

積分: 205


2#
發表於 19-1-7 19:02 |只看該作者
相反痰飲,流動性比較強,基本就係流去邊就邊到有症狀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
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
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
飲後水流在脅下,欬唾引痛,謂之懸飲;
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
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痰飲就係腸間流動,就會有腸鳴
懸飲就會係肋旁流動,引起咳,同時咳到痛
溢飲就流向四肢,出唔到汗既話身重加疼痛
支飲就訓係到都咳喘,同埋會腫


複式洋房

積分: 205


3#
發表於 19-1-7 19:02 |只看該作者
2.點處理濕?
坊間好多所謂去濕良方,其實有幾多真係岩
傳統中醫治療好講因勢利導
病位在上既/比較表淺既
用汗法、吐法多
病位在下既/比較深既
用利小便/瀉實多
如果病位有兼夾,就有可能同時用兩種方法或者分主次使用
如果無濕而去濕,只會因而令病情更易化熱
如果去濕不得法,係肌表既應該發汗而走去利小便,即係因邪入裡,會傷到胃或者傷到其他臟腑
所以真係唔好自行判斷,唔係攰就一定係濕,亂去濕傷到胃就煩



複式洋房

積分: 205


4#
發表於 19-1-7 19:03 |只看該作者
補充就係
除左濕、痰飲
其實致病原因仲有好多,風寒、瘀、食積等都可以
所以唔係咩野都一定同濕有關,即使症狀表現相似,背後都可能有不同病因
所以唔好睇完某文章,或者某啲朋友講話係濕就誤信,呢啲觀念要改啦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