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3


伯爵府

積分: 18742


1#
發表於 23-6-23 09:01 |只看該作者
還在被長新冠所擾嗎?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曾家承分享,最新研究顯示,長新冠後遺症發生率至少10%以上,且可能出現的傷害至今仍難以估算,不只是呼吸腸胃系統,而是身體多器官的損害,包含心、肝、脾、肺、腎、胰臟,以及免疫、血管、腸胃道、生殖、神經系統,有些症狀可持續數年,甚至終生,尤其是神經學症狀、心肺功能受損。

曾家承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根據《Nature reviews》最新回顧文章出現在10%以上的感染患者,世界上至少6500萬人有長新冠,且人數持續增加中,可能會有、但不一定同時出現在同一個案身上的多器官損害如下:

長新冠 損害多項器官

●心臟:表現如胸痛、心悸,可能有心臟功能受損、心肌發炎、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POTS)。

●肺臟:表現如咳嗽、呼吸困難,可能有不正常氣體交換。

●胰臟:可能有糖尿病、胰臟功能受損。

●免疫系統:可能有自體免疫疾病、肥大細胞活化症候群(MCAS)。

●腸胃道:表現如腹痛、噁心,可能是腸內菌失衡,或病毒持續存在腸胃道、病毒儲藏地。

●神經系統:表現如認知功能受損(腦霧)、疲累、睡眠失調、記憶力喪失、耳鳴。可能有自律神經失調、慢性疲勞症候群或肌痛性腦脊髓炎(CFS/ME)、神經發炎、腦部血灌流降低、小纖維神經病變。

●腎、脾、肝:可能有器官傷害。

●血管:表現如疲倦,可能有凝血功能障礙、深層靜脈栓塞、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小血管病變、微小栓塞、肺栓塞、中風。

●生殖系統:表現如勃起障礙、經前症候群嚴重度及發作次數增加、月經不規律,恐減少精子數量。


新冠肺炎 增加疾病風險

●初次感染(後一年):肺栓塞、心臟驟停(猝死)、心衰竭、死亡率、中風、糖尿病風險上升。

●長新冠:慢性疲勞症候群/肌痛性腦脊髓炎(CFS/ME) 、自律神經失調風險上升。

●重複感染(後六個月):肺方面、血液凝血方面、心血管方面、神經方面、疲勞、死亡風險上升。

曾家承說,研究顯示,長新冠後遺症目前發現5種可能機轉,包括免疫失調、腸內菌失衡、誘發自體免疫、血栓及內皮細胞異常、失能的神經傳導。而長新冠症狀何時開始因人及症狀種類而異,例如神經學症狀一般在感染數週至數月後才開始;且不同於呼吸腸胃,神經症狀常隨時間加劇;骨頭、關節、頸背耳疼痛、感覺異常、掉髮、視力模糊、下肢腫脹,感染後一年比後2個月還常見;嗅覺異常則平均感染後3個月發生,是少數會隨時間改善的神經學症狀。

曾家承表示,可惜的是長新冠只有少數會好,有85%長新冠患者感染一年後仍有症狀,且目前無標準的長新冠診斷與治療方法,傳統的檢查結果很可能都是正常。而關於疫苗是否可以預防長新冠?有一研究顯示無效;另一些顯示有部分保護力(15-41%)。


伯爵府

積分: 18742


2#
發表於 23-6-24 13:1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23-6-24 13:12 編輯

關日華:長新冠是後疫情期重要醫療課題 需避免再惡化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表示,長新冠問題是後疫情時期的重要醫療課題,需要協助有關人士避免情況再惡化。 本身是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的關日華出席一個電台節目後說,新冠疫情至今,他在醫院跟進990名覆診兒童,當中大約8%有長新冠,遍及不同器官,包括腦部、腸道及肺部,較普遍是咳嗽、呼吸道問題及食欲不振,部分人的記性及認知出問題,影響學習。他表示,未曾打疫苗的兒童,即使其後染疫,仍要打多兩針才算完成3針,有足夠的保護作用。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