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2345...15

尾頁
   16


侯爵府

積分: 20541


1#
發表於 24-4-28 01:4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露比EE 於 24-4-28 09:38 編輯

正露丸做假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1014399/%E6%AD%A3%E9%9C%B2%E4%B8%B8-%E6%97%A5%E6%9C%AC%E6%A5%B5%E6%9D%B1%E6%B6%89%E9%80%A0%E5%81%87-%E9%A6%99%E6%B8%AF%E6%9C%89%E4%B8%80%E6%AC%BE%E7%94%A2%E5%93%81%E8%A8%BB%E5%86%8A-%E8%A1%9E%E7%94%9F%E7%BD%B2%E6%8C%87%E6%88%90%E4%BB%BD%E4%B8%8D%E5%90%8C

Panasonic做假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9C%8B%E9%9A%9B/981050/panasonic%E5%AD%90%E5%85%AC%E5%8F%B8%E6%89%BF%E8%AA%8D%E6%95%B8%E6%93%9A%E9%80%A0%E5%81%87-%E6%9C%80%E6%97%A9%E5%8F%AF%E8%BF%BD%E6%BA%AF%E8%87%B380%E5%B9%B4%E4%BB%A3

三菱做假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9C%8B%E9%9A%9B/19108/%E5%90%84%E5%9C%8B%E6%B1%BD%E8%BB%8A%E6%A5%AD%E7%B4%9B%E7%88%86%E9%86%9C%E8%81%9E-%E4%B8%89%E8%8F%B1%E6%B8%AC%E8%A9%A6%E4%BD%9C%E5%BC%8A25%E5%B9%B4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95#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接待奧巴馬嘅飯店都造假,嚇親人

日本大倉飯店承認 食材等級造假

日本食品標示醜聞今天再度擴散,曾接待過美國總統奧巴馬等外國貴賓的大倉飯店,承認飯店內的高級餐廳食材等級造假。

這家企業表示,東京大倉等13家飯店供應的食材錯誤標成頂級等級,包括太平洋白蝦標成更昂貴的品種。

大倉說,若干分店並未告知顧客,他們在牛肉裡注入脂肪,使牛肉嚐起來更多汁,另3家附屬飯店也這麼做。

大倉在聲明中指出:「我們對辜負顧客的期待及信任深感歉意。」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94#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日本名門旅館陷食材造假丑聞 欺騙顧客付沉痛代價

阪神阪急系列的高檔飯店食材相繼被爆出食材造假事件,近鐵系列住宿設施就食材問題展開了緊急調查。結果明確就如“三笠”般發現了多件造假。

最初“三笠”被爆菜單上有10道菜造假。2013年正月推出的年夜飯,烏魚子、龍蝦等昂貴食材盡是選用廉價的加工食品代替,卻標以正品的價格出售。更有甚者,在孩童菜單中的一部分食材中盡含有添加劑,卻沒有標明。

在菜單主頁上的宣傳菜品也相繼被發現選用食材造假。最終菜單中食材造假菜品上升為13種。

“三笠”旅館運營公司前任社長北田在記者會上,對媒體一系列的質問都回以“粗心的錯誤”、“並不是有意為之”等來否認食材造假。但有媒體爆出烹飪部門的部分負責人已承認確有其事。

而后在再次召開的記者會上,前任社長北田則一反常態稱“此前之所以會有那一系列的行為,其實都是以抱有造假確有其事的覺悟而做的”。

在此期間,一系列的食材造假已有違反景品表示法和日本農林規格(JAS)法的嫌疑,縣及農林水產省、消費者部門也已要求公司就此進行必要說明。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93#
發表於 24-5-28 18:32 |只看該作者

日本公司將中國產牛蒡偽造國產暢銷10年 社長坦言不這樣做就虧本

偽造產地的是鹿兒島一家名為“毛利商店”的蔬果銷售加工公司,而這種偽造行為已經持續了12年以上。

據“毛利商店”社長透露,中國牛蒡根進貨價為每10公斤1200日元左右。如果以“中國產”對外銷售的話,每袋只能賣到1500日元左右。但是偽造成“國產”,每袋就能賣到2700日元左右。簡單估算,這樣能獲得5倍高的收益。

之所以盯上牛蒡根,是因為相比其他葉類蔬菜,牛蒡根能保鮮一段時間,不容易腐爛。

本來是1200日元左右進貨的發票,偽造了產地後再偽造出2200日元進貨的發票,然後售賣給福岡縣、愛媛縣、廣島縣等地,這些牛蒡根每年銷量約佔福岡北九州批發市場的20%份額。

該社長坦言,自己從2010年成為該公司法人以來就開始偽造產地,之前還以個人名義做了4年左右,因此偽造產地的行為一共持續了大約有16年左右,最多的時候會有近1億日元年銷售額。

12月20日農林水產省進行了突擊檢查,發現該公司並沒有“國產牛蒡根”的產地證明。

事跡敗露後,該社長表示“現在就是很後悔”。他承諾會對相關的蔬果批發公司進行相應的補償。同時立刻發揮了日本人的傳統藝能躬匠精神、鞠躬致歉。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92#
發表於 24-5-28 11:31 |只看該作者


日本的”躬犟精神”企業造假40多年 只要被發現鞠躬道個歉

製造業巨頭松下集團旗下子公司爆出猛料。該公司承認,在進行相關產品品質認證時長期存在數據造假等違規行為,涉及全球近400家公司,事件跨度近40年,豐田也被曝出發動機數據長期造假,豐田章男親自出來鞠躬道歉。

管中可以窺豹,事實上,被很多"慕洋族"推崇的所謂日本工匠精神,實則就是"躬犟精神"。

曾經的製造業第一大國日本,近三十多年以來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造假大國。而說起日本製造業的造假史,更是不勝枚舉,罄竹難書。

按理說,隨著日本製造業的造假事件不斷暴雷,相關企業應當予以高度重視,拿出整改措施。然而,很多日本企業就是屢教不改。

國內車主都知道,前兩年日本本田在華出售的雅閣和CRV頻繁出現剎車故障,造成了一系列安全事故。面對鐵一般的事實,本田公司沒有從技術源頭上進行整改落實,反而故意瞞報剎車問題。

此後,本田又把相關劣質車輛推向美國市場,先後造成1700多起車禍傷亡事故。然而,即便被美國政府罰款數十億美元,本田依然在造假隱瞞上屢教不改,絲毫不顧消費者的安全。

從昔日的工業強國變成了人人喊打的造假大國,折射出的正是日本經濟的現狀。近30多年里,日本經濟泡沫粉碎了,日本經濟開始出現頹勢,眾多企業面臨生存危機,開始拼命接單擴充產能,一切唯利是圖,沒有了道德底線的日本企業,自然無視工匠精神。

更重要的是,在日本造假成本非常低。從法律角度來說,主動承認造假的日本企業頂多罰款百萬日元左右,再做些危機公關面子工程即可。即便是在海外市場,日本企業因為造假遭遇重罰,但和大量訂單帶來的收益相比,依然不值一提。

從根本來說,說日本製造代表工匠精神,這就是天底下最大的騙局,日本人骨子裡依然是“知小禮而無大義",他們造假恬不知恥,看重的僅僅是自己的利益,對於所謂的企業形象乃至國家形象,絲毫不放在心上。

不僅僅是在商業領域,在侵華戰爭、核污染水排放等事件的處理中,日本人更是將禮義廉恥丟到了九霄雲外。

不知錯不認錯,隱瞞錯誤極力狡辯,這就是日本真正的嘴臉,更是日本民族的恥辱。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91#
發表於 24-5-28 11:16 |只看該作者
日本貴價越光米 被揭混入大陸米出售

日本高級大米之一的越光米,以黏性強、口感味道佳聞名,惟有日媒揭發,部分日本越光米竟涉嫌產地造假,混入大量大陸米,以賺取差價,而出售這些魚目混珠大米的批發商竟是日本農協旗下的京山批發商。雖然京山已否認事件,並擬向有關媒體提出訴訟,但事件已引起日本政府關注,農水省將介入調查事件。

報道指,由於農協是由日本農業者組成的合作社,因此當地消費者普遍認為農協不會造假。但記者從京山購入4袋越光米,產地分別是滋賀、新潟、魚沼及京丹後市,經研究所檢驗後,竟發現只有新潟產的越光米是真正日本產,其餘3袋均混入不同比例的大陸米。

被驗出混入大陸米的越光米中,以滋賀產的越光米最誇張,每10粒米有6粒是來自大陸;京都每10粒有3粒是大陸產;魚沼則每10粒有4粒是大陸產,而餘下的6粒竟是日本其他縣市生產的米種。

目前日本新潟縣、福井縣、滋賀縣及山形縣等地出產越光米,其中以新潟縣魚沼市出產的越光米最有名,而內地的網購平台亦有不少人聲稱可從日本代購魚沼米,而兩公斤在網上的售價是176元人民幣(約194港元)。

有關報道引起日本社會嘩然,但京山批發商否認產地造假一事,並擬控告有關媒體,要求賠償名譽損失。雖然批發商堅決否認,但事件已引起日本政府關注,要求介入調查事件。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90#
發表於 24-5-27 22:3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lau2021 於 24-5-27 22:36 編輯

中國花蛤也成日本「國產」了!方法很「簡單」:從中國進口撒在熊本縣的灘塗上,再撿回來


據日媒當地時間報道,2020年熊本縣一共捕獲了21噸花蛤,卻在全國賣出了2485噸標有「熊本縣產」的花蛤。

經過3個月的產地確認調查,日本農林水產省發現來自熊本縣的花蛤產品中有97%很可能混入了外國花蛤,其中來自中國和韓國產的可能性最高。

報道稱,日本農林水產省在去年10—12月的3個月裡,以分佈在廣域地區的1005家超市等零售店為對象,開展了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除了北海道和四國的一部分之外,全國的829家店鋪都在銷售國產蛤蜊。從地域來看,最多的是熊本縣產,佔79.2%,外國產僅佔0.9%……

但是奇怪的是,2020年日本國產花蛤的推算銷售量達到3111噸,其中熊本蛤蜊佔2485噸,這大大超過了這一年該縣蛤蜊的年捕獲量21噸。

那多出來的花蛤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其實這造假手法很簡單:

通過記者暗訪發現,有熊本縣漁業從業者將從中國進口的蛤蜊扔在熊本的灘塗上,蓄養一陣子再將其回收回來,這樣搖身一變,就能標上「熊本縣產」花蛤出售。

縣漁聯會長藤森隆美更直言,其實偽造產地的情況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存在了,接下來將全面協助縣政府對相關情況進行整改。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89#
發表於 24-5-27 22:20 |只看該作者

熊本縣產海瓜子產地造假 近三分之二都是「假冒國產」

日本一年的海瓜子銷售量達 1萬2,552公噸,絕大多數都是標示「國產」。但實際上日本 2020年的國產海瓜子年產量只有 4,400公噸,當中又以愛知縣產的 1,600公噸及北海道產的 1,500公噸為主,熊本縣產的海瓜子只有 21公噸而已,可以推估中間相差約 8,000公噸的海瓜子,應為「假冒國產」。

至於外國進口的海瓜子在 2021年總計 3萬5,370公噸,當中又以中國產(2萬5,246公噸)及韓國產(1萬124公噸)為大宗,中國產的海瓜子就佔了 7成。

報導指出,2021年中國產的海瓜子總進價約為 48億9,300萬日圓,換算下來中國產的海瓜子每公斤約 188日圓。另一方面,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東京都中央卸売市場)的海瓜子平均售價為每公斤 649日圓。換言之,如果中國產的海瓜子直接改產地,貼上日本國產的標籤,就可以賺到每公斤 461日圓的差價。

海瓜子產地造假事件最早可以回溯到 2005年。當時日本進口的海瓜子有 6成都是來自北朝鮮,但很難在市面上看到標示為北朝鮮的海瓜子,因為消費者對於北朝鮮的不信任,所以業者把產地都換成了中國產。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88#
發表於 24-5-27 12:18 |只看該作者

日本夢幻「間人蟹」爆產地造假
東京、京都高級料亭恐受害


日本京都市的水產公司,涉嫌將兵庫縣產的松葉蟹,冒充成京都府京丹後市產、價格高昂的品牌螃蟹「間人蟹」販售。京都府警4日以違反《不當競爭防止法》與《商標法》嫌疑,逮捕該公司的董事與前員工。

《讀賣新聞》報導,「間人蟹」指的是在京都府京丹後市間人漁港撈捕到的松葉蟹,由於品質高且流通量少,被稱為「夢幻螃蟹」,競標價最高可達每隻10萬日幣(約2.1萬元新台幣)。京都府漁會2006年向負責專利申請的特許廳,將間人蟹登記為「地域團體商標」

搜查關係人士透露,京都府的水產品加工販賣公司「MARUNAKA水產」的42歲董事中井滿,與51歲前員工山崎一成,涉嫌於2023年2月,將兵庫縣撈捕到的松葉蟹,偽裝成間人蟹販售。今(2024)年2月,該公司的加工廠發現大量間人蟹用的綠色標牌,疑似用來偽裝產地。

MARUNAKA水產於2012年5月創立。根據公司網站,京都當地的溫泉旅館、京都祇園和東京的高級料亭等,都是他們的客戶。

兩人在接受調查時承認嫌疑,表示從10年前開始偽造螃蟹產地。漁業關係人士透露,從以前開始,就聽說有人在偽造間人蟹的產地,警方也是接到當地民眾的情報,才會展開搜查。

間人蟹在日本相當有名,許多遊客會特地前往京丹後市大飽口福。京都府漁會在事件發生後,表示將會加強管理。組織部長濱中貴志指出,這次的行為背叛了消費者的信賴。今後將會在維持製品價值的同時,讓民眾可以安心購買間人蟹。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87#
發表於 24-5-27 08:13 |只看該作者


雖然 DAIHATSU 造假風暴令外界震驚,不過卻不意外。 豐田旗下日野商用汽車(Hino Motor)去年(2022)3月也遭爆偽造排氣數據取得生產核准, Hino 形象重創,不只車款停售工廠停工,事發後銷售量也在當地直線下滑三成,去年1月甚至跌破32個月以來新低,成交數量不到萬台。

母公司豐田也好不到哪裡去, 美國 TOYOTA 去年12月20日發布公告指出,因乘客位置的安全氣囊感測器有缺陷,恐誤判人數,在事故發生時「失能」。因此,召回以美國市場為主的全球近112萬輛車。日系車廠品牌屢次出包,不免讓消費者心中打上一個問號。

豐田董事長豐田章男則親自道歉,並根據彭博引述豐田聲明表示,「我們深感遺憾,這些車輛的開發可能造成大發負擔過重,而且我們不了解該大發認證業務的情況。」豐田後續將對大發認證業務加強審查之外,還將進行大刀闊斧的根本性改革,以贏回消費者的信任。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86#
發表於 24-5-27 08:13 |只看該作者

日本大發造假風暴擴大 Mazda、Subaru 都遭殃

「日本製造」醜聞再添一樁,根據《路透社》報導, DAIHATSU 去年4月爆出2022-2023年間於泰國、馬來西亞生產,包含2023 Perodua Axia、Toyota Vios( 東南亞規格Vios;泰國稱 Yaris Ativ)、Toyota Agya,以及一款未公開新車4款車型,在側面碰撞測試中涉及竄改車門構造通過測試, 除 Toyota Agya 、新車尚未生產外,統計有逾8.8萬輛有安全隱憂 。

禍不單行, DAIHATSU 5月又被爆出油電混合車款涉嫌騙取政府認證,在經過外部專家組成的第三方委員會調查後,去年12月20日 由 DAIHATSU 社長奧平總一郎、第三方委員會委員長貝阿彌誠律師,共同召開記者會發表正式調查報告。

報告指出,清查 DAIHATSU 90萬件測試報告之後,共有174件造假紀錄, 最早甚至可追溯到1989年,包括已停產車型在內,共計有64款車型涉及造假,波及豐田、馬自達(Mazda)以及速霸陸(Subaru)等車廠,同時,影響逾400家供應商及下游上千家廠商,公布內容對日本車業無疑是一記重拳。而目前 DAIHATSU 位於日本工廠已全數停工,確切復工時程未定。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85#
發表於 24-5-26 11:48 |只看該作者

東京電力公司數據造假40年 - 2023
Panasonic數據造假40年 - 2023
正露丸成份造假30年 - 2024
IHI原動機數據造假20年 - 2024
全日空及日本航空員工考試作弊 - 2024
日本宇宙航空JAXA數據造假 - 2022
三菱汔車測試造假25年 - 2016
三菱電機數據做假30年 - 2021
三菱綜合材料造假 - 2017
三菱綜合材料再曝造假 - 2018
東芝財務連續6年造假賬- 2015
東芝財務再曝造假賬 - 2019
豐田汽車測試造假35年 - 2023
大發汽車測試造假30年 - 2023
川崎重工質檢造假38年 - 2022
日立金屬造假30年 - 2021
小林化工腳癬口服藥混入過量催眠藥造假40年- 2021 (2人死亡)
小林製藥紅麴保健品 - 2024(5人死亡)
福岡縣著名溫泉造假 - 2023
鈴木汽車數據造假 - 2016
曙光制動器數據造假20年 - 2021
旭化成建材數據造假10年 - 2015
企業Japan Pile數據造假 - 2015
神戶製鋼數據造假10年 - 2017
東洋橡膠工業數據造假 - 2015
高田氣囊門數據造假 - 2015
宇部興産數據造假30年 - 2018
東麗株式會社碳纖維數據造假8年 - 2017
小保方晴子細胞造假 - 2014
藤村新一考古造假20年 - 2000
東京大學6名教授論文造假 - 2016
大阪大學教授秦吉彌論文造假 - 2019
生物學家加藤茂明論文造假 - 2012
麻醉學專家藤井善隆論文造假 - 2012
麻醉學專家上嶋浩順論文造假 - 2021
科學家渡邊嘉典論文造假 - 2017
科學家山中伸彌論文造假 - 2018
骨科醫學專家佐藤能啓論文造假 - 2016
骨科醫學專家岩本潤論文造假 - 2015
骨科醫學專家齋藤祐司論文造假 - 2017
多間大型酒店餐館食材造假 - 2013
神戶Plaisir低價肉冒充神戶牛 - 2017
白色戀人餅乾食用日期造假10年 - 2007
熊本縣蛤蜊產地造假超過10年 - 2020
岐阜縣鰻魚產地造假最少5年 - 2021
靜岡縣裙帶菜產地造假超過10年 - 2021
連鎖壽司店濱壽司食用日期造假 - 2023
鹿北制油芝麻油產地造假 - 2018
奈良市旅館牛肉產地造假 - 2013
株式會社肉類造假30年 - 2007
船場吉兆食材造假10年 - 2008
雪印毒奶事件 - 2000
雪印牛肉產地日期造假 - 2001
羽毛製品產地造假 - 2016
KYB減震裝置造假15年 - 2018
斯巴魯汽車數據造假 - 2018
西鐵城電子數據及產地造假最少5年 - 2018
商工中金數據造假 - 2017
GDP數據造假8年 - 2021
作曲家佐村河內守作品造假20年 - 2015
311大地震紀錄片造假 - 2014
關東大地震照片造假 - 2018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84#
發表於 24-5-26 10:16 |只看該作者


放射性物質嚴重超標卻測不出 日本東電被指掩蓋核污染水危害性


日本媒體近日曝出,東電公司在近幾年接待參觀者時,用於演示的放射劑量儀根本測不出放射性氚,而且只能對濃度超過一定限度的放射性銫產生反應,被認為是誤導民眾,試圖掩蓋核污染水的危害。

日本《東京新聞》報道稱,核污染水含有的放射性物質銫,會釋放伽馬射線;而伽馬射線會通過體外照射對人產生一系列負面影響;核污染水里含有的放射性物質氚則會釋放貝塔射線。

按照東電公司公佈的計劃,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反應堆所產生的高濃度核污染水在排海前要經過處理,處理後只含發出微弱貝塔射線的氚。

報道稱,東電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接待參觀團體時,用只能檢測放射性物質銫釋放的伽馬射線的放射劑量儀,靠近盛有經過處理的核污染水的瓶子,儀器顯示沒有反應。

而實際上,這瓶核污染水經過專業檢測後,測得的中氚含量超出排放標準15倍。而該報記者拿了同樣的放射劑量儀去檢測含有放射性銫超標19倍的水,儀器也沒有任何反應。

報道說,這說明東電公司在演示中根本測不出放射性氚,而且即使放射性銫嚴重超標,演示中儀器也不會有反應。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83#
發表於 24-5-26 01:16 |只看該作者

東京電力公司造假惡行連連

1978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臨界事故,被隱瞞至2007年才公諸於眾。

1995年:柏崎刈羽核電站相關部門把4號反應堆廢氣的放射能測定數據,由「低」篡改為「極其微量」。

2002年:因竄改和偽造核電廠安全紀錄的風波,包括董事長、總裁在內的東京電力公司高層宣布辭職。調查紀錄顯示,東京電力公司在1995年之前的近20年裏篡改或偽造安全檢查紀錄29份,約100名員工參與其中。

2007年:東京電力在一份調查報告書中承認,從1977年起,該公司就對包括福島第一核電站在內的3座核電站總計199次的定期檢查中通過篡改數據的方式隱瞞安全隱患。

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一周,專家就已做出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到3號機組已經發生堆芯熔毀的判斷,但東電拒絕承認,而是以「堆芯損傷」來粉飾。東電後來承認隱瞞了高濃度核污染水洩漏入海。

2021年:東電被曝隱瞞ALPS濾網破損。

2022年:東電被揭出用有貓膩的輻射檢測儀誤導參觀者,以證明所謂「ALPS處理水」的安全性。

2023年:外媒揭露日本涉用100多萬歐元賄賂國際原子能機構秘書處工作人員,用來獲取對方對核污水排放的背書。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82#
發表於 24-5-26 01:14 |只看該作者
waterlilymonet 發表於 24-5-26 01:11
好似仲有個方健儀買樓開民宿….

其實佢地呢種思維/邏輯都幾可笑,「因為」梁朝偉/鄭伊健等知名人士都喺日 ...

佢自己講出嚟唔怕俾人恥笑先好嘢。



男爵府

積分: 7138


281#
發表於 24-5-26 01:11 |只看該作者
alau2021 發表於 24-5-24 23:18
日本造假又關梁朝偉鄭伊健事?中國有負面新聞又唔見你衝出嚟話中國就嚟橫屍遍野紅星就快死:joyous ...

好似仲有個方健儀買樓開民宿….

其實佢地呢種思維/邏輯都幾可笑,「因為」梁朝偉/鄭伊健等知名人士都喺日本買咗樓定居,「所以」日本係好安全;而又「因為」日本好安全,「所以」日人不會造假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80#
發表於 24-5-25 23:19 |只看該作者

涉收買IAEA 獲排核污通行證

東電旗下核電站前員工平井憲夫曾發文透露,東電在招募核電站工作人員時,甚至明確標明可聘請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工資可以低很多。

此外,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表示,日本把儲存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處理水排海的計劃符合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

對此,有外媒揭露,日本涉用100多萬歐元賄賂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秘書處工作人員,用來獲取對方對核污水排放的「通行證」。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79#
發表於 24-5-25 23:17 |只看該作者

東電還存在提交虛假報告的問題,1995年5月,柏崎刈羽核電站方面把四號反應堆廢氣的放射能測定數據,由「低」改為「極其微量」。

2007年,東電承認從1977年起在對下屬三家核電站總計199次定期檢查中,曾篡改數據、隱瞞安全隱患。

2011年,海嘯災難10天後,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就證實,過去11年間,東電在檢查和維修上存在很大問題,災難中失靈的冷卻泵、柴油發動機、反應堆的溫度控制閥等處均有出現安全隱患。

有外媒形容,東電多年來的不透明操作是系統性的,「隱瞞事故,把故障說成檢修,篡改安全報告,推遲一早就該進行的修理工作都是該電力公司的常用手段。」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78#
發表於 24-5-25 23:16 |只看該作者

屢造假瞞洩核 東京電力公司聲名狼藉

東電是日本最大的電力公司,成立於1951年,掌控着日本六分之一的發電能力,資產總額達14萬億日圓(約7500億港元)。

東電還是全球最大的民營核電公司,旗下的核電站承擔日本一半的核能發電量。其中,福島第一、第二核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核電站,而柏崎刈羽核電站是世界上發電量最大的核電站。

如此巨無霸核電公司,在核安全紀錄方面卻是劣跡斑斑,頻頻爆出曾多次修改、瞞報、誤報核洩漏數據、高管人員在震災期間喝花酒等醜聞。

原日本通產省資源能源廳於2000年收到兩封內部舉報信,稱東電在1987年至1995年對下屬核電站進行維修和檢查時,發現一些反應堆管道有裂痕,但該公司未按規定向日本核安全管理部門報告,也沒有及時檢修。

2002年,發生篡改和偽造核電廠安全紀錄的醜聞,包括董事長、總裁在內東電的高層宣布辭職。調查紀錄顯示,東電在1995年之前的近20年內篡改或偽造安全檢查紀錄29份,約100名員工參與其中。




公爵府

積分: 25589


277#
發表於 24-5-25 22:37 |只看該作者

山口縣化工企業上世紀起偽造數據 產電線絕緣物料

日本再爆造假醜聞。山口縣化工企業「宇部興産」承認在未經檢查下,偽造數據並出售製品。問題自上世紀90年代已開始發生,至去年12月才發現。

宇部興産周五召開記者會,就造假事件致歉。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宇部興産承認旗下為於千葉縣的「千葉石油化學工場」自上世紀90年代起,在生產電線及通訊使用的絕緣物料期間跳過檢查程序,偽造檢測數據並出售成品。

報道引述宇部興産指問題自去年12月始發現,經過兩個月的追查下,發現共有50間以上企業曾採購有關製品,但強調製品的品質及安全未受影響。



首頁
12345...15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